傍晚,在和平東路與金山南路口接到了中凡.
其實,十年來總共只見了三面吧,每次都不超過三五個小時.

於是大腦中能聊天的話題自然還是研究所當年同甘共苦的那些記憶.
其實說穿了只是幾個片段回憶,但因為是帶著滿滿情感而儲存的(非知識),加上有足夠的時間發酵,大腦便能再加工使其意義雋永.

晚上要聊旋律跟記憶的關聯.
我知道這跟腦有關,也知道他這些年一直在做認知發展的研究,所以我們在85度C只談往事與近況,沒有任何事前排練.

麥克風還是出些狀況,影片也幸好有光明與芳玲在講座進行中搞定.(關於"睡人",雪梅格友已經上網幫大家查出來了)
隨著與會大夥的對話進行,我感覺美好滋味的逐漸縕開,爾雅書房似乎就是有這種幸福的磁場.

由下而上(buttom up)的知覺銘印,其實遠比需要從上而下(top down)的經驗整合來得無名,然其強大的情緒感受,卻如整條地毯甩動般,撼動著基本盤勢.
什麼道理觀念,完全起不了智性作為.
這也說明了為何熟悉旋律引發的大腦反應,無需牢記每一句歌詞.

至於心情起伏中的種種感受,與其要求立刻穩定,不如給其時間流動.甚至如果能有共頻共鳴的情境可以待著,往往因為注意力的投入,感受起伏也就能得到釋放.

#巴哈的音樂讓非洲土人一樣感受到神的臨降.
#適度的悲觀其實是容易讓人更為理性判斷.
#情感或高或低反而常是動人創作的能量來源.
#幼兒在智性上的開發遠不及其在安全感上能得到依附是更為重要的.

誰說待在象牙塔就一定會變得封閉?
至少,我印象的中凡一直是個性情中人,總能從枯燥的研究數字中見到亮點.
還有,也很喜歡自己能將複雜學問以生活經驗直以觀之.這一直是我最喜歡自己的一項特質.

上回跟維庭的"談情說愛"如此,
這回與中凡的"談琴說愛"亦復之,
還有與會所有夥伴的蘊思激盪,真的很喜歡這種琴瑟和鳴的感動.

學問的知識或許記得不牢,
但幸福經驗的情緒,已在生命旅程中深刻駐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l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