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相片0095  

巴牧師說:

一個人對自己的認識充其量也只有八九成,至於剩下那看不到的一二成,配偶卻往往看得一清二楚。

 

週日早晨,想悠閒在附近用個美式早餐後再去做禮拜。

但猜想太座肯定會說「家裡吃的那麼多,為何不在家吃?」

所以只有暗自盤算。

聽聞太座說要去市場買水果,心中一喜,看來溜出門用餐有譜囉!

結果太座突然想起冰箱有冰了兩個月的大白柚,就打消了買水果的行動。

此時只好硬著頭皮說:我先去吃早餐。語畢,一如所料地引發太座反問。

#$@&*(音調上揚的老戲碼上演)

心不甘地還是讓太座下廚。記憶中應該是聽見「對你好還不珍惜?」

我決定閉嘴(趕忙專心泡茶)。

 

從我的角度看,出去吃頓花得起的舒服早餐,何罪之有?

但從巴牧師的提醒來思想:我是個很想依自己的想法去行動的人,不想受到他人干涉。(這較偏「自我」的「自己」,正是我所不太願意面對的)

巴牧師還說:對方的意見,未必要照單全聽,但或許自己也不必堅持完全不聽。

 

於是,

當聽到對方講出刺耳的話,覺得真是對方真是難搞之際,不妨提醒:或許其中點中了自己所不想面對的「自己」。

願意在「全聽」與「全不聽」之間調整想法,或許才是通往更認識自己之途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l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