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快思慢想」是本當紅的書(心理師還在等著Johnson製作的ppt)
沒想到又翻到另一本「快不能解決的事」(出自「慢活」的作者)
書中提到「快思」是省力又符合大腦本能的運作模式,所以每當順利又快速地搞定了手邊事情後,大腦便會立刻分泌多巴胺(會感覺high)來得到快感。於是「快一點」就成了「感覺自己有進步」的同義詞。也難怪廣告得常喊出選用該產品就可「以最少花費得到最大成效」。
讀到這邊時,讓心理師回想到上週發生「頭一遭喊停」的經驗。當時就是因為聽說「今個兒個案數目頗多」,於是心理師莫名地就想要速戰速決。
特別是在聽取個案一的說明時,根本還沒聽完老師與教官的所有陳述,心理師便直接講出心中對該學生的預判。於是當教官後續再提出該學生的其他的表現後,心理師便陷入了要「繼續堅持自圓其說」或是「承認剛才預判可能有誤」的兩難。
難怪那天腦子缺氧來得那麼快!
下一次,還是先聽完所有的陳述後,再進行推敲診斷吧。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