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與認輔志工需要有決心,也需要通過一級又一級的認輔心理專業課程。

這條還需要長時間耐心的路程並不容易走完,但它的誘惑是途中有豐富的關於「人」的知識可以映照出我不熟悉的、忽略的、或隱藏的「我」。

除非我不認為我是人,否則只要有心,就有機會進一步認識「我」,而能依照知識中關於改變的敍述,嘗試一趟「改變自我」的實習,體會改變過程中「脫殼」的猶疑、焦慮、自責、生氣,以及放下舊習慣的困難;

也有機會體會建立「新殼」的成就感以及延伸到日常生活中的滿意與舒適,當然還有達成自我實現的充實感。

然而有些人將這些專業知識看待成如同與自己本身不相關的客觀知識,只能用在「個案」身上,所以不會用以反觀自己,自然也不會形成自身的成長,令人有入寶山而空手回的遺憾。

另外有些人是的確用以反觀自己,但是却無法面對原來「舊殼」的不完美、或醜陋,而選擇逃避甚至自我防衛式的視若無睹,(面對自己的不完美,甚至醜陋需要有很大的勇氣與決心啊!) ,

所以這群記錄自己的改變與成長的志工媽媽作者們令我感動,更令我欣佩!」

 

引自「不光會耍寶」的推薦序    吳英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l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