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泰半都得開口說話.每天.
卻不自知泰半的話都是在說給自己聽.然而.

只是大腦迴路的慣性罷了.說穿.

做了個夢,大概是教課講演多了,連睡覺都還在與人心靈交流.
夢中有人問個不停,也有人就是沒有開口.


有些人習慣問問題;
但也有些人習慣就是有疑惑也不開口問.

還是大腦迴路的慣性.

如果能在開口問或決定保持不開口的前一秒,
先要自己想想可能的答案,或是試著講出自己心中的感受...

也許會驚訝自己其實不是沒有答案,或是太早對別人反應有了定見.
於是,發問只是慣性地要別人給個確認,而不開口也只是慣性地以為別人會完全不懂.


用心打破大腦迴路的慣性.只不過.
就可能有新的體驗誕生.

最近習慣問自己也問別人:2008已過了三百天,有啥回憶是特別鮮明的呢?
不驚訝地,除了一些同學的眼神會閃爍著驚喜的感恩,大多數同伴的記憶仍是辛苦的錐心傷痛.

時間的長度若不夠,靈魂的高度就不過.
明明還在難過,就無需強逼自己要快樂.

這絕不是鼓吹要自己耽溺於傷悲,
只是允許自己可以有不快樂的時光.

承認自己還背著不快樂的能量,並准許自己慢慢釋放,甚至從中看出自己的能耐,你會更驚訝地發現更新的自己.

生命的時間學還沒讀完,但又想翻翻另一本書:更快樂.
我猜我知道那答案.只不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l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