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人生無常

就算躺著也會中槍

所以

沒有方法可以讓寶貝在人生中不遇上人際挫折

其實

遇上人際挫折,才會有邁向成熟的機會(知道自己斤兩,也知道無法掌握所有變數)

不過

如果霸凌他人者少了

遇上霸凌的機會自然也會少了

更何況

 

會以霸凌為出口習慣者

多半曾經歷霸凌經驗(親身或旁觀),驚豔到以強壓弱的速效與舒爽

於是在這雞生蛋與蛋生雞的輪迴中

就祝福雙方能以理解補強圍堵之不足吧

 

〔記者張傳佳/台北報導〕台北市教師研習中心臨床心理師柯書林認為,無論是霸凌者或被霸凌者,最重要的是,有可信任的同儕或家長可以訴說,可避免導致嚴重的身心障礙;但若師長反過來用批評或指責的方式處理,可能對於當事人會造成二次傷害。

柯書林說,輕重程度不一的霸凌,其實很難根絕,許多家長發現自己的小孩受到霸凌,會直接責怪霸凌者,或急著要換老師與轉班,卻忽略了受霸凌的小朋友最需要的是,可信賴的同儕或師長做為出口,並獲得情緒抒發與支持,再一同面對解決。

柯書林說,師長最好可以反問受霸凌的小孩,「你覺得有什麼辦法,我們一起來解決?」若小孩提出不錯的答案就協助執行,過程之中小孩若獲稱讚,還可以增強小孩的自信心,且較有自信心的小孩,也較不容易受到霸凌。

「霸凌者的內心其實是弱小的,他透過霸凌別人,成為自己的出口。」柯書林認為,霸凌者也需要關懷與認同,除了處分霸凌者,也需要具經驗的輔導者,以理解代替指責,耐心聽完霸凌者的心聲,從頭理解他霸凌別人的原因,並與霸凌者一起討論,如何尋找霸凌之外的其他出口,避免以指責批評造成二次霸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lke 的頭像
    slke

    心理師的眼睛

    sl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