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猜想會大熱天,後來又以為有颱風。

沒想到最終碰上的天候,以夏天來說,夠舒適了。

 

「猜想會」、「以為有」,這些都叫念頭。

而且對於能否好好將心得與結緣者分享,沒有任何助益。

(在「心理師的單行道」p.183的「知道」一文,就有相似領悟)

 

言歸正傳,練習在「關係」中,成就更好的自己。

在活動一開場,已經有了一個最好的例子。

就是台下陸續聚了七八十位跟心理師有「關係」的捧場者,成就了認真將近年領悟好好理出來的心理師。

所以,內容講不講得完,並不是心理師最在意地。

好好跟大家表示感謝,才是心理師在今天最大的心願。

 

但現場氣氛讓心理師接收到:想聽我會怎麼剖析「人際關係」跟「成就自己」這個題目。

於是卡在「想介紹在場的嘉賓貴人」以及「好好闡述這個題目」的十字路口。

心理師發覺自己陷入兩難...

 

當時不太明白,只感覺胸口有些窘迫。

還好,現場的氛圍,是滿滿的包容。

所以,心理師就專心分享起自個兒的「近年領悟」。

(待續)

 

但其實,早在一週前,心理師便寫下「謝詞」...

既然現場沒機會講,就貼在這裡吧。(部落格可是心理師想寫什麼就寫什麼的空間啊!)

從原本隨性在部落格書寫(「字聊」兼「自療」),直到近三、四年在張老師月刊、聯合報繽紛版等固定駐站(在「美兆人」也有連載一年的「心理紓壓小偏方」)。其間最大差別在於特別為了寫點新鮮且言之有物的稿子,就得不時督促自己從生活經驗或閱讀中更用力「吸收」。

像今年「方寸 分寸」談人際關係,就有別以往「像我這樣的孩子」「校園小王子,長大後」跟「心理師的校園筆記」等。

面對「滑」世代,出版事業的經營相當不容易,但仍可看到月刊每年在編輯上的用心調整,這也讓身為其中一份子的我更加惕勵。

幾個月前,得知有場讀友見面會後,即便兼差演講十餘載,已屬家常便飯,但還是特別做了十一(十二?)張投影片。後來聽說在這兒舉辦,不容易有「路過」客,便積極透過部落格跟臉書「撂人」。

沒兩天,收到總編來信:你有幫忙行銷講座是嗎?

心理師當下便猜到,肯定是格友,臉友,當然還有月刊讀友,都跳出來捧場囉!!

所以,正因著你們的參與,無論您是心理師的老朋友,或是被心理師的老朋友說服來捧場,你們的現身,正協助心理師一起實踐了今天的講題:練習在「關係」中,成就更好的自己。(因著彼此連結,讓心理師有了發揮分享的舞台)

所以,在大談今天主題前,真得好好用心跟你們打個招呼,並且告訴你們我有多感恩與大家在人生相遇的緣分!!

希望你們喜歡我在會前所放的音樂。 http://mymedia.yam.com/m/3279974    這部卡通提到「活在同一個時代的奇蹟」(收錄在「心理師的單行道」之「入迷」一文)

(心理師過往在爾雅書房辦活動,都是一人分飾多角,等到人去樓空,才懊惱講東講西,就是沒跟特別前來捧場的好友們多問聲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l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