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小時候每次搭父親的車,都需碰上他將引擎給發動一陣子...
我問他為何需要這樣呢?他說車子需要先讓它發動一下,這叫熱車.

午后聽朋友說了一個關於他朋友的故事,值得發想,就暗自給記了下來:

話說故事中的女主角任職在今年壓力最大的金融業.幾天前,她突然接到一通來自她幼女托兒所的電話,告知她有一位潘先生正前來探訪她的女兒...
不過瞬間,電話這頭的她就手腳冰冷,因為她壓根沒有什麼親友姓潘,於是趕忙追問那位潘先生跟她女兒現在在哪?她還囑咐所方設法將這位先生留住,非得要親自趕赴學校將這位神祕人活逮.

故事講到這兒似乎跟熱車扯不上邊,但心理師講故事當然得插播些心理學的觀念,還請格友們耐心看完,一定會恍然大悟.(因為很多人只看完故事就不管背後的學問,逼得心理師只能出此策略囉).
先提一個英文單字:disposition,有性情,傾向,配置...等意思.再加個字首pre-(在...之前),就叫predisposition,猜想是一直準備有某些傾向之類的意思吧.於是我查了奇摩的字典,竟發現有一解釋就叫易染病體質.

好了,扯如何學英文就真離題了,我們言歸正傳,話說這位媽媽當下就跟主管打了聲招呼,也不管銀行還有一堆客訴沒解決,就衝往幼女的托兒所,深怕去晚了,女兒會被那個什麼潘先生拐走.

下午兩點多,還沒到放學下課時段,或許跟平日來接孩子的車水馬龍比起來實在差距太大,也可能是心情太過激動,她彷彿鬼打牆般地左盼右望,就是認不出近在眼前的托兒園.
好不容易按了鈴,門才一開就直接要衝往教室.園長連忙說:○○媽媽,別急別急,○○已經回教室上課,那位潘先生說他還有急事,留了個口訊託我向妳問好.他說他是...

園長話還沒說完,她已經歇斯底里地吼著:怎麼讓給他跑了?我不是說請妳們設法留住那個罪犯嗎?瀕臨失控的她,顧不得自己理專的形像,也忘了她還是○○媽媽的身份,更惶論應該考量在裡頭還有一大群孩子在上課呢!

顧不得園長臉上滿是斜線,她大聲地叫道:反正我現在就立刻要見○○...

朋友講到這邊時刻意等了等我的反應,見我沒有接話,冷不防冒出一句:心理師果然是見怪不怪.

認真聆聽的我只淡淡地回應:她不是故意要激動的,只是因為她的壓力太大了!

是嗎?她倒沒說她壓力大.我跟她是很熟的啦.後來才知道那位姓潘的是她之前一位離職的同事啦,整件事只是虛驚一場.

見朋友對我的猜測不以為然,便沒有直接將我的看法給說出,反倒問起我朋友:你跟她真的很熟嗎?她要不是小孩有走失之類的經驗,就是她自己在孩童時有遇過一些恐怖的事情.

只見我朋友張大了嘴,錯愕地問我:你...你是怎麼會知道的...呢?

原來我朋友知道○○在三歲時真的曾經被人抱走過,還好當天立刻就找回來了.而且也隱約聽過那位理專朋友說自己在很小還住桃園的時候,有跌入圳中幾乎小命嗚呼的恐怖回憶呢!!

被驚為半仙的眼神盯著看,心理師有中了樂透大獎的感覺.說穿了,只是從那位媽媽如此歇斯底里的反應來推敲合理的假設罷了,還真沒想到竟都沾上了邊.得意之餘,我還畫了一個大腦的結構圖,說了一堆杏仁核與海馬迴的專有名詞來解釋情緒記憶對人的影響...

朋友一付似懂非懂的表情,我知道自己肯定是說得太學術了.突然想起他很喜歡玩車,便提了一個關於熱車的比喻.我問他假如有兩部新車,一台是有開才發動,另一台則不管有行駛或沒行駛,都一直保持著熱車的狀態...那麼那一部可能得需要提早保養呢?在他沒回答前,我還順口撂下一個predisposition的概念,似乎仍不想放棄營造學術討論的氛圍.

他想都沒想就回說車子怎麼能沒事一直熱車呢?這樣操連保養也沒救啦!!還有呢,關於現在的車都是電腦啟動引擎啦,沒有熱車這回事啦...

我緩緩地說:那位理專的大腦其實一直都處在熱車的狀態而不自知.或許這樣可以比較有戰鬥爆發力吧,但長時間緊繃到居然連自己都沒有發覺,身子當然吃不消啊!所謂的pre-disposition就是說身體一直保持著某些傾向的準備啦,久了可是會真的生病喔!

故事說完了(前後花了這麼多天才說完,要不是格友捧場,只怕會跟我以前的文章一樣沒有下文)後來陸續得知原來該名理專在這波金融海嘯的受傷不輕,前一週才心一橫跟老公一起去看高檔名車(她在留聯絡資料時覺得那個sales有點不正派的感覺...),於是在她一接到園長的電話後,就直覺自己的個人資料肯定被賣,所以一定是壞人上門了...

一直處於驚弓之鳥而不自知,變成無時都得持續熱車~~唉,如此看來,在每個當下能對自己覺察有多麼重要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l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