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計較自己的得失,常常感到身心俱疲,常常沒有耐心做完一件事,常常忙忙碌碌,卻又茫然不知所措…我倒底怎麼了?”這是張路加這些年在中國最常聽到的許多人的傾吐和心聲。

 “到底怎麼了?”原因很簡單──許多人已經患上“浮躁”症了。今日的神州,似乎處處彌漫著“浮躁”之風:急功近利、焦躁不安、過於繁忙、壓力太大、缺乏信仰、過份追求完美、個人欲望高漲…。浮躁似乎已經滲透到了人們生活與工作乃至人際關係的方方面面,變成人們面臨的一種普遍狀態。

早在近二十年前,大陸著名作家賈平凹就寫過一本小說〈浮躁〉,這個重大的社會主題已被他敏銳的觀察和捕捉到了。等到十年前,當知名歌手王菲將〈浮躁〉一曲唱紅唱遍神州大地時,不過只是對當時現狀的一種描述而已。倒是該曲一連數年榜列前茅,反映出人們對此現象的普遍共鳴。“浮躁”已經頗有些“流行時尚”的味道了。 

“浮躁”者,心浮氣躁也。求勝心太切,患得患失;虛榮心太強,跌跌撞撞。一門心思走致富捷徑,几可不擇手段;晝夜思索出人頭地,管它良心是非!反映在官場上的,是察言觀色、揣摩上意、阿臾奉承、只求升遷,於是乎“形象工程”、“政績工程”滿天飛舞;反映在考場上的,是投機取巧、作弊連連、手法翻新、膽大包天,於是乎“代考槍手”、“代寫論文”生意興隆;反映在商場上的,是只求獲利、不擇手段、誠信喪失、詐欺成風,於是乎“毒奶粉”、“黑心食品”時有所聞;反映在個人身上的,是穿必講“名牌”、用必求“高檔”、講究排場、相互攀比,於是乎出現不少“揮金如土”、“一擲千金”的年輕學子,有的將其鄉間父母充作“高官”,有的揮霍的竟是來自老父賣血的金錢…另外如結婚酒宴大肆舖張,開業剪綵高價請“明星大腕”捧場,或一窩蜂將稚子幼女送出國“留學鍍金”,或三五成群組“炒房團”、“炒煤團”賭高風險投資等等,不一而足。 

凡此種種,一時間“浮躁”几成了流行時尚。你不“浮躁”,你就落伍“老土”,你不“浮躁”,你就被“無情淘汰”。翻閱手邊剛剛新鮮出爐的“中國欲望排行榜”,發現高達73%的人圈選“更多金錢”為第一欲望,似乎印證“一切向錢看”大潮不但遠未在神州消退,且更挾著“浮躁”勁風,有愈演愈烈之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l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