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十日天氣晴
溫度與溼度絕配
步行往停車場的小坡時就感覺到
今天會是2010年中最舒服的十分之一
(台灣一年這樣的日子難得超過十天
通常四月中與十月底最有機會發生)
在溫溼度不佳的狀況下練習平穩也三四年了
對於這樣的天候
還是忍不住貪戀
上yoga課的前後
聽見兩段廣播
忍不住要分享
1.葉怡蘭(美食家)
口渴時,別急著灌飲料,問問自己舌頭想嘗什麼?
用心對待自己,幸福感就會出現...
2.分享者的名字忘了,主要是談內觀(平等心)
通常我們會想解除痛苦
最常也為此傷透腦筋
如果平等看待快樂與痛苦呢
試著只作一個觀察者
練習覺察...自己的身體
進入粒子的世界...
(以下是從網路上轉貼)
在我四十二歲那年,當時我擁有很好的家居生活,此時生起一股強烈的慾望想要追隨淨化心的旅程。這緣起於一位聖者告訴我的話:「若沒有淨化你的心,在精神生活上是不會有任何進展的」。聽了這話後,我立即開始尋找淨化心的方法。
曾有兩個朋友告訴過我葛印卡老師傳授的內觀禪修,當時我並無意去試試。但當得知另一位朋友參加過內觀課程後,在一個月內又想要參加第二次時,我心想這其中必有值得學習的地方,因為這位朋友是個商人,時間和金錢對他來說很重要的,而他卻願意為了內觀犧牲這兩樣東西。
1972年七月,在Nasik,我第一次參加內觀課程,緊接著我又留在那兒參加一個短課程。在第一次課程中,雖僅是一窺內觀的技巧,我就感覺到這就是我一直追尋的獨特經驗。此生第一次覺得自己是個禪修者,真正地往內看,觀察自己。
儘管有此真實的感覺,我仍然不願在沒有親自實驗前盲目地接受這個技巧。於是我決定在家練習三個月,然後又密集地參加葛印卡老師在印度各地所上的課程三個月。在此試驗期之終我全然地被說服了,這真是淨化心的絕妙技巧,從心的底層根除不淨雜染。如今,內觀已經成為我生活的一部份,不是儀式,而是一種生活方式。
禪修過程中所產生的經驗,無從比較也無須評價;然而有時候,連結這些經驗有助於其他掙扎在相同道路上的人產生信心。但是,如果因此而認為要達到某些經驗,那它們就會造成障礙。有一些例子可以闡明這個觀點。
有位參加二十幾年課程的禪修者,從某處讀到當你專注在鼻孔下方、嘴唇上方的小區域時,你會看到光,並經驗到溫暖的感覺。她從未有此經驗,於是她悲傷地拉長了臉來找我。
她因沒有這種特殊經驗而憂慮,即使上過這麼多次的課程,她依然沒有平等心地認為某些經驗比其他經驗重要。這不是內觀。
根據我自身的經驗,起初我瞭解到感受是如何生起、似乎停留一段時間,然後滅去。經過些許的練習,〝似乎停留一段時間〞的感受開始瓦解,於是我們達到只有生起滅去感受經驗的階段。
當身體某處出現劇痛時,我們希望痛能自然快速地消失,畢竟我們不斷地被告知無常!無常!然而,這痛卻一直持續著。一小時、兩小時、兩天、十天過去了,痛還是存在,因為這個痛始終不離開而使我們開始沮喪,我自身的狀況是痛了近兩年。在我的上背部有個面積大約八乘以六英吋、四分之三英吋厚的硬塊,它是如此的堅硬,以致於只要我一坐下來禪修就會產生巨痛,而我不禪修時這硬塊就不在那兒。我從不帶著它應該消失的想法,耐心地觀察它,但它仍持續存在了兩年,有時還可感覺它幾乎熱得可以在上面做餅(chapatis)了。
這個硬塊開始融化成液體,並且開始在同一個身體區位內流動,有如水在熱水袋流動般。這樣的情況維持約四到五個月,然後它開始瓦解成火花的形式,有如活火山爆發。這地獄之火燒了不僅幾天,而是幾個月。漸漸地,火山開始沈靜,但是這區塊變得非常敏感,內外稍有任何動靜,身體那部位立即會有反應。此反應就像一個訊號(如同葛印卡老師故事中的私人秘書),一個提醒我覺知的警訊。
任何人都不應該期望有相類似的經驗,但重點是感受是如此地強烈、堅硬、粗重,而且真的似乎會〝停留一段時間〞,但這〝停留一段時間〞並非指幾分鐘、幾小時、或幾天,而也許會是幾年,甚至是一輩子。因此,我們只要耐心地、安靜地觀察、觀察。
我有另外一個經驗可能有助於禪修者。在我參加的第十或第十一次課程中,有七、八天的時間,我在鼻孔下方、嘴唇上方處,以及身體任何部位都無法覺知到感受。我以平等心面對這種狀況,並做了七、八天的觀息法,完全沒有抱怨,也不尋求建議,只是觀察。
再有一次經驗發生在禪修七、八年,上過許多次課程、也協助葛印卡老師的教授工作之後。在一次課程中,我對紀律、規矩、規範生起嗔恨心。我在課程的第一天第一次禪坐時就起了這嗔恨心,連續兩天,它甚至強烈到我根本無法做觀息法。過去我一直告訴學生當內觀遇到困難時就回來觀呼吸,如今我自己就面臨這樣的困境。
通常我會自尋問題的解決辦法,所以我自問該怎麼辦?儘管無法做觀息法,也不需要擔心或緊張,只要安靜不做任何事地坐著。到了第三天幾個小時過後,我發覺抗拒已經去除,開始可以毫不費力地投入剩下的課程。
所有這些經驗幫助我學得如何以平等心來面對各種不同的狀況,願它們同樣能幫助走在法的道路上的讀者。
A balanced mind is necessary to balance the
unbalanced minds of others.
以平衡的心來平衡其他不平衡的心。
—烏巴慶老師
- Apr 10 Sat 2010 19:14
平靜看待無法做到「平等心」的心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