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認為,人之所以會生病,不外乎:內因、外因、不內外因。
外因就是指風、寒、暑、濕、燥、火,等六種狀況導致的疾病,稱之為六淫。
簡單來說,就是外界環境所導致的疾病,包含太熱中暑、太冷受寒,以及細菌病毒等病源體的感染。
內因就是指喜、怒、憂、思、悲、恐、驚,等七種內在情緒狀態所導致的疾病,稱之為七情。
簡單來說,就是自己心理的各種不當情緒所造成的疾病,包含憂鬱、焦慮、憤怒等,因情緒所引起的交感神經過度活化,造成的身體症狀。
人有各種各樣的情緒,這是人對外界刺激的反應。生活中難免產生這樣或那樣不良的情緒,關鍵在於善於控制和調節。常用的控制和調節情緒方法有以情制情法、移情法、昇華超脫法、暗示法、開導法、節制法、疏泄法等。
以情制情法
中醫根據情志及五臟間存在的陰陽五行生克原理,用互相制約、互相剋制的情志來轉移和干擾原來對機體有害的情志,藉以達到協調情志的目的。如,喜傷心者,以恐勝之;思傷脾者,以怒勝之;悲傷肺者,以喜勝之;恐傷腎者,以思勝之;怒傷肝者,以悲勝之等。
移情法
通過一定的方法和措施轉移人的情緒,以解脫不良情緒刺激的方法叫移情法。如琴棋書畫移情法,養生學家認為,“七情之病者,看書解悶,聽曲消愁,有勝於服藥者”。還有運動移情法等。中醫養生學家認為,當思慮過度心情不快時,應外出旅遊或鍛鍊,讓山清水秀的環境調節消極情緒,使人陶醉在藍天白雲、鳥語花香的大自然裏,以舒暢情懷,忘卻煩惱。
昇華超脫法
是用理智戰勝不良情緒的干擾,並投身到事業中去,也就是常說的化悲痛為力量。最典型的例證是西漢司馬遷因罪下獄,慘遭腐刑。司馬遷以堅強不屈的精神全力投入到《史記》的撰寫之中,以舒志解愁,把身心創傷等不良刺激轉變為奮發向上的行動。
暗示法
暗示不僅影響人的心理與行為,而且能夠影響人體的生理機能。一般多采用語言暗示,也可採用手勢、表情或採用暗示性藥物及其他暗號等。《三國演義》裏“望梅止渴”的故事,即是暗示法的典型例證。
開導法
即是以解釋、鼓勵、安慰、勸勉的方法解除患者思想顧慮,提高戰勝病痛的信心,從而配合治療,促進康復。《內經》就記載了開導法,認為“人之情,莫不惡死而樂生,告之以其敗,語之以其善,導之以其所便,開之以其所能,雖有無道人,惡有不聽者乎”?
節制法
古人說:“欲有情,情有節,至人修養以止欲,故不過行其情也。”這裡講的就是節制法。也就是通過節制調和情感,防止七情過激,從而達到心理平衡的目的。
疏泄法
俗話說,“不如人意常八九,如人之意一二分”。人的一生中,處於逆境的時間大多多於順境的時間,身處逆境,苦悶、惶恐之時,不能鬱悶在心,應一吐為快,“鬱而發之”。疏泄法很多,或找朋友解悶聊天,或爭辯一次或大哭一場等。
- May 02 Sat 2009 14:34
情志調理(轉貼)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