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容易緊張的我,總會聽到「你可以試著深呼吸」的建議.
印象中我真的試過,可是好像深呼吸幾次後,還是緊張焦慮著
.

其實面對侷促不安時,刻意的深呼吸,往往會引發恐慌發作
.
回頭想想,不再練深呼吸減壓也該有十來年了
然而面對不停歇的長大,誰說肩頭的擔子會越來越輕?  

只不過,世局越紛擾,「活在當下」的習慣倒是.

綿密的行程,豐足地感受著...

也許是冰島的火山灰吧,幾年來略感濕熱的四月天,在今年留下了很不一樣的記憶.
但隨時序的前進,熱,終究送來了微微的悶.
與心交會時的光,點亮了無數靈感,
然而持續地燃燒,還是讓身體積累出exhausted.
只待累與餓交疊,生命的虛空就會讓「乾脆vanish」的impulse臨現.

直接地,就是不想再承受.

可是成就感的癮頭總是讓我臣服,五月天,眼看歷年的劇本就將重演...

方才翻著「世界上最快樂的人」,203頁寫著我再熟悉不過的句子:
只需將注意力輕輕地放在吸氣和呼氣的簡單動作上,可以專心注意空氣經由鼻孔進入身體,或把注意力集中在空氣進出肺部的知覺上.

深呼吸跟觀照呼吸,動作明明差不多,為何這幾年來,竟令我有一百八十度的不同體驗?

如果深呼深吸的目的是想緩解焦躁,那麼注意點仍在焦躁是否減少;
但如果只是練著觀照呼吸,那麼...「專心注意」的本身,就是重點所在.

起念煩心
,就承認囉,如實地感覺並受苦後,不妨試著只是觀看著(,,,…)這感受,而不隨之起舞. 

,可以是一種再真實不過的存在,但也很可能是靠想與眈溺出來的. 

Just feel it, and let it go~~ catch the following moment, and sometimes try just watching the consecutive flow.
 

嗯.
當vanish再度襲來時,單單觀注此感受即可.
根本無需亟欲擺脫.

--------------------------------------------------------------------------
綿密的行程,剛好可以
練習觀照自己正「豐足地感受」著...
等不一會兒又碰上exhausted時,也不妨練著觀照那vanish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l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