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話說~~
No.1:
男生,小五,身高156,胖胖的,上學出席不穩定,患有妥瑞症,對不熟的人會想逃避,但對自己媽媽則情緒很不穩定,還不時鬧個驢打滾或撞牆等自傷行為.
有念書時成績還不錯,但目前在課業上是越來越落後.也越來越抗拒上學.
家中有一姊姊,國二,成績中上,自主性強.
爸爸在大陸從商,每月固定回台一週.
母親為家管,家中財力相當不錯.

(補充)spoiled

No.2:
女生,小四,身形瘦小,出席穩定,有偷竊行為,遇追問時會說謊.平時話少,遭責罰時會哭泣.但屢勸後仍會再犯,讓老師一再失望.
衛生習慣不佳,課業成績多是班上倒數.人際互動少,上下課時會偶爾有恍神狀況,有時會圖鴉課本,彷彿活在幻想世界.
單親,家中有一年幼的弟弟,母親的經濟來源不穩定.

(補充)偷竊 說謊 蹺家

上述這些就是所謂的案例討論資料(經過改編).

心理學強調要有立論基礎,所以在進行衡鑑乃至於治療時,都要有所本.
套用所謂的邏輯三段論,心理專業人員在進行推論時,不能憑空扯,得依著上述的資料來發想.

任何基於資料所進行的假設性分析,都是值得肯定的.
當然這是很主觀的,泰半是由助人者自身的人生經驗所推論出的.

例如讀到No.1的資料,你可能會猜是因為媽媽對孩子的心情太過在意,反而因此被孩子吃定.
又如在看了No.2的說明,你或許要說是家中能給孩子的物質太缺,以致其有了偷竊的行為.

這些假設性分析,試圖提供一些可能性,讓大家可以對這些個案有多一層的瞭解.
只是因為這是很主觀經驗推論,所以說服力不一定足夠.

如果能引用心理學的理論為基礎來建構出更完備的假設性分析的話,則說服力及衍生的預測可能都會更鞏固.
畢竟,理論多半經過大大小小的研究,至少也透過經年累月的辯証所產生.

例如No.1的案例,如果套用客體關係理論來說,則個案與母親可算是共生的典型,在情緒及行為上皆會產生強烈的交互影響.如果各自往獨立發展的話,心底甚為強烈的不安全感,會再將彼此拉回到相存相依的狀態.
至於No.2的孩子,假使透過演化適應的雙F觀點,則這個孩子是以flight為主要的因應模式,只要一遇上壓力...就會採用閃避...

這類經由較完整論點來分析勾勒出個案的較完整輪廓,可用對個案進行formulate來稱之(方程式);
也可稱作個案的概念化(conceptualization)

好像用知識家比較快,早知就不寫這堆了...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105051710385

總之,為了要進行個案概念化,助人者在傾聽或蒐集個案的種種資訊時,必需保持點距離(報紙貼著眼睛,什麼也看不出)
這跟與個案同在,剛好有些背道而馳...

於是乎,心理師之所以能收較高的費用,是基於其不時進行著在與個案心理距離間的折返跑.
一方面盡力貼近同理其心情感受,但在瞬間又得保持一個距離來思索推論,完成個案概念化.

要做好這任何一方都很不容易了,何況在臨床的心理治療時,得同時進行呢!!

如果沒有打算從事專業的助人工作,這篇有看沒懂,對生命的美好來說,一點也沒損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l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