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攤開行李:
肉骨茶
咖哩粉
可可
白咖啡
拉茶
海底燕窩
還有幾樣我念不出名字的
都是Y要我帶回來轉送予大學老師與同學們
自己則是在最後關頭帶了三條類似娘惹糕的蛋糕
還有一條榴槤糕
一包紅毛擔巧克力
多少得讓家人沾點南洋風
拆了包白咖啡,將粉末倒入杯中,緩緩沖入熱水,刻意不攪拌
想讓其中糖份自然沉底
緩緩啜飲著,是南洋的滋味
不過,我知道自己泰半還是會泡普洱,畢竟,已經習慣(四年多前自雲南帶回/這半年則拜台南好友加贈)
白咖啡?還是普洱?
其實都很好,關鍵在於是否允許自己多元,並能適時切換(放鬆王道)
「請老師能多為學生想」「讓教職員能更用心將學校辦好」「幫老師紓壓」「給老師不同視野與能量」
沒忘記這趟跨洋講座之使命
嘔心製作了超過三十張投影片(臨出門前還拍了張心理師的紓壓小道具)
Y訝異地問:這ppt真是你做的嗎?(看來,ppt的品質比他預期中要好。後來才知道,是他聽說我演講很少做投影片啦)
為了平衡「提升老師能力」「減輕老師壓力」
我得搬出「有料」與「有趣」兼顧的內容
大架構是「後教改時代」跟「經典案例」(有料),手法是凸顯早年心理師也在醫院求好心切,如同老師們在傳承經營五十年且美麗如斯的獨立辦學,肯定承受莫大壓力(把辛酸講得有趣)
而且在全球化(數位革命)與都會化(少子化浪潮)的趨勢下(有料),心理師還能怎麼陪著沈重的個案而讓自己活得好?老師又可以在班級經營跟三級輔導中怎麼做才不會讓自己陷入無力。(嗯哼與深呼吸,向來是講座中有趣的絕招)
最後在「對的事情,重複做!」的祝福中,聊了對厭學與霸凌的處理(「動機賦予」跟「說出其本意」),還有以「甜甜圈理論」來與老師共勉。
至少,感覺老師們是買單了。
結束第一天課程,Y與幾位同事好友,帶心理師走「簡單」的石山。
下午四點出發,六點半用餐,七點十分換裝,只能短暫小酌,因為七點半還有場「讓心理師幫你讀懂孩子的心」在等著。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