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接案 帶團體 乃至於講課

我幾乎不會安排肢體活動

即便真的需要進行「紓壓」活動的演練操作

了不起就是敲個背

 

舉凡肢體律動,乃至於給予關懷的擁抱,都不在我的課程清單中。

即使隱隱覺得,隨性搖擺與被人擁抱似乎很有「療效」(一點不輸「聊效」)

 

上了一些心理學才知,原來連小猴子也一樣,需要絨毛的觸感。

而我之所以有肢體接觸障礙,應該是繼承了家風:因為家父曾說,你祖父也不時興這套什麼擁抱。

如同「心理師的眼睛」中的「虛擬媽媽」:讓自己不再需要被愛,才不會再因期待落空而受傷。

-------------------------------------------------------------------------------------------------

依附理論(Attachment theory)是個關於「為了得到安全感而尋求親近另一人的心理傾向」之理論。當此人在場時會感到安全,不在場時會感到焦慮。此理論最早由約翰·鮑比在1950年代提出。Bowlby觀察孩童和母親分離焦慮的三個階段﹕
(一)抗拒時期(Protest stage)﹕一旦母親離開視線範圍﹐孩童會哭﹐抗拒別人的安慰﹐急著找回母親。
(二)絕望(despair)﹕當分離的時間延長﹐孩童變得安靜﹐傷心和沮喪。
(三)隔離(detachment)孩童會避開或排斥其他人包括母親。

漸漸地﹐就算是母親離開他﹐這小孩也不會難過了﹐長大後﹐他能適應社會﹐好交際﹐能與人交往﹐但都是表面的﹐很少付出真感情﹐內心缺乏溫暖。

Ainsworth 的依附類型

1.安全依附型 (secure attachment)﹕當母親回來時﹐小孩會很開心﹐會和母親親近﹐如何要求抱抱等。這一類小孩比較有信心及有探索新事物的能力。

2.焦慮抗拒型(anxiety resistant attachment style)﹕這是屬於矛盾型的﹐當母親離開﹐他們會顯得難過﹐但是當母親回來時﹐他表現得若即若離﹐要母親抱他﹐卻又掙脫他﹐不再回去玩玩具﹐一直注視著母親的行動。

3.迴避型( anxious-avoidant)﹕母親離去時﹐不緊張痛若﹐會和陌生人玩﹐母親回來時﹐他不表示高興﹐不理她﹑避開她。

 

---------------------------------------------------------------------------------------------------

還好

曾經遇過Kima這位外國朋友,總會給我一個大大的HUG

還好

有聽牧師的話,跨出擁抱父母的行動(都把車開出家門後毅然下車回頭去擁抱,因為萬一發生車禍就不能讓父母知道自己對其的感謝)

還好

在聚會時,常常練習擁抱弟兄

 

我發現

I  am  healed.

而且

還能主動擁抱想關懷的對象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l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