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分工越來越細的趨勢下,各行各業都將工作進行細部切割,然後再做整合。教育界也不例外,隨著社會多元化,老師再博學,也不是所有問題都能回答。於是,各種專業紛紛引進校園。身為心理師的我,也在教育跟輔導切割分工的趨勢下,經常往返於各級學校間。
很多老師告訴我,學生越來越難教,上課不用心聽,自己書不念就算了,還干擾課程進行,不僅影響同學的學習,更使得教學的進度受到拖延。
甚至有老師挑明了說:我是教歷史的(英文 體育 童軍等),不是來管秩序的,現在的學生根本水準不夠,月教是越無力啊!
學生不乖,當然是教給輔導專家,連你們都沒辦法讓他變乖上課,我只是個專業的老師,當然也沒輒囉,那不知還有誰能接手呢?
很多學生被拖進輔導室時,根本不想說話,因為他認為大人都一樣,難以溝通,乾脆天馬行空的亂說,甚至一語不發。
無論鬼扯或沈默,其實背後都藏有無數的訊息!端看大人猜不猜得中。會亂講或敢長時間沈默,其實都已經是「很清楚」也「很大聲」了!親愛的專業老師,聽懂了嗎?
專業的是一個形容詞,表示某項切入教育的專長;然而老師才是名詞,核心價值在於「影響孩子」啊!
形容詞是用來形容名詞的,重點還是在名詞啊!專長只是媒介,如何影響孩子,才是教育的本業。
換言之,任何老師,不都在對個別孩子進行「有計畫的影響」嗎?而輔導老師不論用任何門派技術,也不是要先瞭解孩子的「起點」所在,然後一步一步進行合理的改變嗎?
如此一來,教育跟輔導,不是一體的嘛,只是切入點是課程素材或是活動聊天的差別罷了,最重要的都在「有計畫地影響孩子」上。
請別再用專業分工來切割孩子,因為當孩子被大人影響時,是整體的經驗。孩子是一個完整的人,不是可拆可裝的產品。所謂專業的老師,其實就是有能力成為瞭解學生,看到學生獨特價值的貴人喔!
如果有一天我能當導師,我會實驗兩件事:一是在開學第一週,就打電話跟每一個學生家長問安,告訴他們我很榮幸跟其孩子結緣,希望在有限的相聚時光中,一起留下成長的回憶!(關係建立好,就算管其子弟有求好心切而起摩擦時,大家都知道老師的原意是善良的,可以一起討論調整)
二是按每月的日期,一日就關心班上的一號,二日就留意班上的二號,三日就發現三號的特色(總比每天只處理少數特殊份子要有趣吧!),說不定,有些原本平凡不起眼的孩子,就因為有「被人看見」的感受,點燃其不凡的可能喔!
這是跟一群老師們聊天的心得,我被他們感動,特此誌之!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