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這樣做都是為了你好ㄟ!"聲音中明顯急得快要哭出來了.
"可是我並不需要啊!!!"分貝反比平日拉得更高.
當事人沒再吭聲,這回卻換週遭的人聽不下去"你有必要這樣對人完全不領情嗎?"

在夫妻或親子間經常聽到這些對話.

"為我好?"
這口氣換言之即隱含了我目前是處在所謂的"不好".
就算內心有一部份也認為這或許是一個不錯的意見,但當這句"為我好"的話
進一步更濃縮成"我是不好"的意涵時,半秒間就有了"可是我不覺得我需要"的回應.

人性中有種對於"不對稱性的反彈":不喜歡自己完全順著他人的心意,即便有些許認同,反而會強調意見相左的部份.

"你的肚子餓嗎?"如果這句關心卻被對方解讀為"你還是需要我照顧吧"
那我們就不難猜到就連空胃已咕咕叫個不停,那人的嘴巴卻故作輕鬆地道出三個字"還不餓."


對弱者同情,
期望黑馬爆冷門,
死鴉子嘴硬,
愛加故給碎黎...

說穿了,都是心底這股面對"不對稱性的反彈"在搞鬼.
故意,往往只是一種為了平衡的心態.
有時候,甚至連自己也給蒙蔽了.

"我只想跟妳做朋友的,別想太多."這是她這週第四次接到他的電話.

那倒底是什麼意思呢?
畢竟人要面對自己完全被別人猜中的平凡,或全然接受別人就是比自己更能解決問題的優秀,
還挺不是滋味的,於是,...

故意來一下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lke 的頭像
    slke

    心理師的眼睛

    sl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