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謝謝兩位來天母走走
舒服之際
看我還能記住多少聊天內容。

D提到這趟聚會在敲時間時一波三折
有點受傷(他說他應該是「投射」心理吧)

於是L提出
是因「太關心自己有沒有被肯定先」
看可否練習將注意力鎖定對方(觀察其需求)

H說這是習慣罷了
努力可改

D又問自己明明立場與對方近
但最後卻被認為是相反立場

L認為是因達執著在「同中求異」
希望對方要注意自己所特別提醒之處(幕僚應提各種意見啊  避免極化)
結果造成對方也得一再澄清。
H則抓出達用了「...但是...」讓對方會注意但是,反而發現彼此差異而落入彼此都一直忙著強調自己立場
D問L會怎麼說,L說「...真的很棒,只要...」
L與H異口同聲地說這招吳英璋老師常用:「異中先求同」

L也分享了能游走校園就靠此招:不把工作人員當工作人員看,
而是每個人都是需要被關懷的!!

於是
專心關懷對方,努力在其發言舉止上,發掘出「異中求同」。

L還說了「排骨便當一個」的演講開場白
專心關注對方
順著對方的注意力
對方會自然有所回應

最後D又說了個自己特別跟開刀後的同事獻上關心
卻被對方說感覺不舒服的例子

其實被動不表態也好
順勢問候也罷
只要確定自己不是要對方回報
而是發自內心的關懷
那麼就算對方不領情
其實也就無須不舒服地在埋怨對方與自責間打轉

---------------------------------------
排骨便當一個

話說有回到工廠跟無心聽課的員工開講
現場很少人注意主持人介紹講師
因為正忙著訂便當

講師接下麥克風
輕聲道出
排骨便當一個

當下全場回頭
然後就笑了出來

講師接著說
壓力是永遠解決不完地
但是講師保證讓大家提早吃得到便當

全場聽到後馬上響起一片掌聲

講師記得當天的分享
大家都很開心
很成功
----------------
順著觀察別人的心
找出雙方意念相同處
就是可以共創雙贏的平衡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lke 的頭像
    slke

    心理師的眼睛

    sl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