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看著「食破天驚」中男主角「敗多勝少」的發明。
穿插其中的,是彼此都想得到對方認同的父子。

「父與子」,嗯。
腦袋自然感恩起「九大兩小」的靈魂們能有緣於818午後交會。
因為巧合的是,下午的活動也是由小畢老師推薦的「父親」紀錄片開場。

片子開始:
父親辛苦地攢錢,連跟旁人借錢都帶著驕傲。
因為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供孩子讀大學。
能有機會「供孩子讀大學」,意味著孩子算爭氣,也隱含了孩子畢業後可以工作無虞,一輩子幸福快樂。

後來卻漸漸發現完全不是這麼回事。

小畢老師說:這片子的外語片名為Brave Father
從投資角度來說,因為老爸深信壓寶孩子念大學,必得大賺。於是他,
孤注一擲。(果然夠「勇」)
不止手邊家當全押,還融資貸款加碼。
直到漸漸發現這筆投資身陷泥沼。

心理師加碼精算:栽培孩子在學習上的開銷v.s.孩子上班後的起薪
恐怕孩子上班三十年都回不了本。

難道就放棄投資孩子了嗎?非也!!
(在場格友們聽到這兒時,似乎一直在等小畢老師能指出「正確投資」之道。而這好像是種根深蒂固的思考「慣性」)

小畢老師說:埋首投資工作十多年讓他領悟出,他的工作就是每天都在找標的,每天都在評估,哪可能每筆都賺。
但是只要一年下來賺得比賠得次數多,入帳比損失大,就算是成功的一年。重點根本不在會賠與否,而在敢不敢繼續下注,而且要努力探究將勝率拉高的factors.
這需要持續地:trial and error.

心理師接著說:在犯錯(error)時,能有人還肯相信他有能力並給他機會往前努力,孩子才有勇氣試下去。
心理師還強調:手邊多得是不能接受自己竟會失敗的個案,因為從小一直都沒出錯過,一直都活在被肯定中。
不過也別因此就對小孩嚴苛喔,除非大人也一起吃苦,不然小孩看大人過得那麼舒服,只會學到抱怨跟記恨喔!

小畢老師也分享了自己開始練習「相信」自己的孩子,於是開始「放手」。妙得是,不幫孩子安排才藝課後,孩子反而跑來跟他說,想學OOO,想上OO課。
原來人喜歡自己決定(前提是有把握得支持),而且對於被下令會沒來由地自動產生不情願。
(心理師暗暗點頭,因為知道腦分原始腦與理智腦,本來就會彼此「對抗」著,當他人一直強調「理智」時,聽者的「原始腦」會自動拉高分貝來對抗「理智的聲音」)

##
家長肯「相信」自己的孩子始終有顆向上的心嗎?
請查「眉宇之間」一文,
也許是家長根本對自己也不太「相信」吧!(所以不相信有著相同基因的孩子也就不意外囉)
##

小畢老師還講了他個人的教養觀:面對十二年國教也好,十八年國教也罷,早晚孩子都得被「評分」...
心理師很認同:人活著,怎麼可能逃得出「比較」的天性呢?

既然孩子早晚要學著在「評分世界」中戰鬥,也終究會逐漸「上手」。
那父母能做的,就是讓他在戰鬥之餘,多點「被疼愛」與「無負擔」的回憶囉。
小畢老師說了他想這麼對其子女。

嗯,壓力不可怕,就怕一直活在壓力中,會生病!
小畢老師這番話,跟健康心理學完全相通。心理師認為:
只要大人允許小孩能有喘息空間,其實大人也需要被自己允許有放空的時間!那就不怕活在這個充滿評分的世界。

所以「被評為失敗」,也只是trial and error中的「必然」,不是嗎?早點碰上錯誤,不過可以早點掉頭。所以囉,人生哪有什麼「冤枉路」,每一段路皆有其風景,或美或不美,箇中自有其滋味,無須抱怨白走一遭。小畢老師做了結論。

心理師從小畢老師的分享中得到了許多:投資儘量不要孤注一擲,更要明白人生這麼長,誰能沒有低潮?誰會每回投資必正確?只需努力讓贏的次數多於輸的次數就好。所以,無須怕輸,無須怕錯!!!(上週賣了台肥結果本週漲停,沒關係,努力再多贏幾回就好)在低潮時,就承認自己在低潮,只要練習依舊相信自己(當然也感謝這幾年來一直能得到聽眾與格友的肯定)。

小畢老師最後還回應了格友的提問:
專業投資家會藉著經驗法則所以找出所謂地「安全軌道」(正確的投資法,正確幫孩子走向成功之道)
可是還是會有突然例外的熱氣球冒出
甚至有所謂黑天鵝效應:因著意料之外所引發出一股新法則...

這時心理師去找出了爾雅書房的一塊小匾,上頭刻著「但念無常」(這就是上篇令Michelle有所感之處)
並朗聲道:
大家今天來或許想得到一些「正確因應十二年國教」之道。
我們也的確舉例讓大家發現從投資回報率上看出拼命投資孩子並不一定能得到回報(破壞了父母原有的努力方向)
然後小畢老師也分享了他目前對孩子所努力的方向(陪玩,支持他們的決定)
但是大家在拼命想出正確教養孩子之道的同時...別忘了會出錯誤是必然的,但念無常即可

這場迷你聚會,沒零食,沒照相,沒錄影,連放影的聲音都超小,且九大兩小不過十一人,但總覺得激盪出比十二年國教更大的力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l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