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的我,感性的我,究竟誰是我的主人?
有一本書:「象與騎象人」,以象比喻感性的我,騎象人比喻理性的我。
過去我一直認為,騎象人可以好好控制大象,但事實上我越想要去控制它,它就越失控。
我以前認為世界上沒什麼不能改變的,我可以控制一切。直到不停地遇上事與願違:認為自己有好表現,卻被上司責罵;相信女朋友一定會被我說服,但她卻認為我是一個自私的人...這些都會讓我倍感挫折。
事後發現,這是造成我自律神經失調的主因。
面對自律失調這個問題,我從恐慌到積極的去處理,但積極處理也沒有改善,最後隨著時間慢慢地適應他。這個過程,我看過中醫、西醫,做過各式各樣的檢查,與各種奇特的治療與練習,每種方法可能都有一部分的效果,但重要的還是心態的改變。
引用「象與騎象人」一書中的話,「一個情緒智商高的人,其內心的騎象人必然技巧高超,懂得在不跟大象的意志直接起衝突的情況下,很有技巧地分散大象的注意力,把大象安撫得服服貼貼。」
現在與自律神經失調共處時(剛開始的時候,我並不會用共處,我只想克服,但這個症狀是,你越在乎它,他就越難被你忽略),我學會不要想去控制大象,要去認識與瞭解他,順勢而為。
這並不是在說人定勝天是錯的,而是人生有太多的事無法控制在自己的手中。於是我試著重新定義了所謂成功的人生:凡事不再從結果看,而是有沒有經歷體驗了過程中的各種滋味。若仍是埋頭想控制自己無法掌握的因素,那麼快樂只會越離越遠。
在本次的聚會,我將會先介紹我的求醫過程,一個長達兩年的故事,然後再與大家分享我的心得體驗。
曾有人問我,一個念心理的怎麼還會得心身症?
這個問題我想要分成兩個層面來回答,一個是知道跟做是兩回事,有時生命是要去體驗後,與時間共伴才能有所體悟。
另一個是還好我是念心理的,所以我在症狀一開始(也就是很有病識感),就會懂得尋找資源來協助。
最後,從我有症狀到現在,路上的診所越來越多以自律神經失調做為治療的廣告招牌,意味著現在人有這個困擾的人增加了,盼我的分享能帶給大家一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