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根管治療接續上週的進度.
在永遠流瀉著古典音樂的診療室,洪醫師聊到莫扎特與巴哈迥然不同的待人處世能力.
張著嘴的我,從頭到尾安靜地聽著.

也正因為做怪的那顆牙已幾近死透,自然不會再感受到任何痛楚,安心聽故事就變得理所當然了.

聊著聊著,醫師講到在三十年前做根管治療,花上一兩個月也不為怪,而現在拜工具進步之賜,少少幾次就幾乎完工,這對當初的醫師而言,宛如夢一場.

那心理治療呢?
我在心底嘀咕著:
會不會有一天,拜心理知識與醫療工具的大幅提升,處理個幾次就能把受傷的心給醫好?
那這樣莫扎特在經過心理治療後,不就可以在半年內變成巴哈了嗎?
思緒越飄越遠...

話說面對psychosis病友時,雖然明白自己已經盡了力,卻瞞不了在心中仍有著很深的無力.
因為一個人究竟怎麼可以聽到看見其他人聽不見看不到的?
目前的腦科學所知真的有限,即便相關工具與研究都已較十年前進步數倍.

如果生病之處就在能醫治自己的智慧發源地呢?(美麗境界的對白)
唉,psychosis病友想心理自療真幾乎是難如登天.

然而在面對仍有現實感而受苦的neurosis,甚至就指一般人的低潮吧,心理治療有能耐再往前跨一步嗎?
每隔一陣子,我就試著建構治療自己的假設藍圖.

待續


元兇(右上排倒數第三顆牙的神經壞死)既已緝拿,剩下的幫兇(倒數第二顆的牙蛀),應該就只是支節吧.
洪醫師不急不徐地跟我約下週的診,慢慢地說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lke 的頭像
    slke

    心理師的眼睛

    sl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