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二◎十年之間
震災第二天就得進入山區電場值班搶修,等到一週後才輪休回家時,他開始發現自己的記憶力快速衰退、難入睡、沒胃口,但當中最令他憂心的是已多日無法順利排便,整個肚子發脹。因為擔心往後的健康跟性命會出大問題,他已不太敢進食…年輕女兒對我不停地陳述,只見老伯靜靜坐在旁邊,歪歪鏡框內的眼神有點遲滯。
阿伯,你肚子不舒服喔~~不會客家話的我,儘量以親切的微笑傳遞關心。
他愣了一下,年輕女兒趕忙接口大聲翻譯,並對我說他爸爸懂國語,只是重聽…

是創傷後的壓力症候群嗎?還是憂鬱症呢?得服藥嗎?我在心中反覆推敲著。
在衛生所的診療間裏聽到的故事不盡相同,但個個都讓我感到沉重不已。
每個月的雙週週五是小組出隊的門診時段,而只要時間一到,阿伯也總會準時來門診。

山城的步調比較慢,定期的造訪也慢慢成了讓自己離開都市的沉澱時光。在服務案主之餘,也漸漸跟在地民眾有了更深的交流。麵攤老闆娘、黑輪伯、年輕理髮師傅,還有果樹大王…。

幾個月後,阿伯突然不假缺席,後來在公衛護士探訪後得知,他已足不出戶一個多禮拜…於是,我每月的門診就此改為家訪。阿伯是親友眼中的大好人一個,雖不擅言詞,但二三十年來,就這麼一肩扛著五口之家。總是面帶微笑的他,默默擔著生活的辛苦,百年強震對習慣逆境的他來說並不是不能撐過,只是再強的身子終究會碰上最後一根將其壓垮的稻草。

震災之後即便已開始重建,然很多累積的身心問題、家庭關係,甚至經濟周轉的裂口,卻才正啟動而發酵著。通常得到整個病發,才恍然驚覺之前一點一滴地累積有多麼可怕!


太多的症狀與案例,所知有限,還好能與吳教授及眾博士學長們對話討論;太多的眼淚與故事,所做更為有限,還好有鄉親與種子志工們能就近關懷幫忙。

十年之中,也數次邀請國外對災後心理復健經驗豐富的學者訪台分享,更藉由第一線的實務經驗累積,讓屬於本土性的長期調查研究也一篇篇發表。
十年之中,跟著學長造訪東勢也早已超過百次以上,而絕大部份的志工夥伴更在這些年間多次經歷造成當地重創的風災水災,甚至有多位成員遭遇上重病或車禍等人生意外,但是當地愛心志工團體的聚會,仍自發性地進行,彼此相互關心的力量,也依舊持續著。

現已成為臨床心理工作者的我,即便多添了十載的助人經歷,仍不禁對這群東勢鄉親的堅強成長感到驚豔不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l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