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愛情所激活的區域主要在右側大腦,而容貌的吸引力卻令大腦左側的活性增強

作者:亦真

愛情是什麼?這個「永恒的」問題有了「最確切的」答案。一個由神經科學家、人類學家和社會心理學家共同組成的研究團隊,使用功能性磁共振(fMRI)對17名熱戀者的大腦進行了觀察和研究。他們最終得出的答案有些出人意料:愛情是一種獲得獎賞的動機。 

一篇題為《與早期強烈浪漫愛情有關的獎賞、動機和情感系統》的文章對這一研究進行了詳細的闡述,文章將發表在美國生理學會出版的《神經生理學雜誌》(Journal of Neurophysiology)上。

情和性都不是愛的「真諦」
在這項研究中,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的亞瑟·安龍(Arthur Aron)發現,大多數受試者雖然出現各種情感反應,但並沒有一種固定的情感模式。而所有熱戀中的被研究者,他們大腦中主管獎賞(reward)和動機(motivation)的區域卻毫無例外地被激活。亞瑟·安龍說“作為研究情感的專家,我對此感到很興奮,因為這一發現首次提供了愛情和大腦動機系統之間關系的生理學依據。因此,如果從神經生理學的角度來看浪漫的愛情,它最根本的特徵是一種能夠導致諸如欣喜愉快、焦慮等特殊情感體驗的動機,或目標導向的狀態。”“愛是一種奇妙的體驗,我們的研究結論有助於人們理解,是什麼力量驅使那些墜入愛河的人千方百計地去贏得對方的愛,並維護這種關系。”阿爾伯特·愛因斯坦醫學院的露希·布朗(Lucy L Brown)如是說。
據布朗介紹,當被研究者看到他(或者她)所愛的人的照片的時候,核磁共振圖像顯示,腦的腹側被蓋區(VTA)和背側尾狀核進入激活狀態。而且,被研究者在回答問卷時所描述的愛情體驗越強烈,大腦中特定的部位就顯示出越強的活性。這一現象表明,這些和“獲得獎賞的動機”有關的大腦區域,是追求心愛的人的驅動力所在。
最終,他們的一系列研究證實了這樣的設想:大腦皮層下的“獎賞區”富含一種叫做多巴胺的物質,正是這些部位參與形成了早期強烈的愛情。
根據核磁共振顯像的結果,研究者還發現,上述激發愛情體驗的腦區,和性喚起相關的區域只有小部分的重疊。專家們因此認為,愛和性分屬大腦不同的系統管轄,這一結果也回答了“性和愛是不是一回事”這古老的問題。
除此之外,愛情所激活的區域主要在右側大腦,而容貌的吸引力卻令大腦左側的活性增強,核磁共振所顯示的這一發現也讓研究者驚訝不已。
布朗認為,這是一個重要的發現。因為它說明不僅大腦皮層的功能具有“偏側性”(指大腦左、右葉負責不同的功能,比如語言、數學的功能多由大腦左葉負責,而空間和藝術功能則由右葉掌管),而且皮層以下的部位也有類似的現象(上述“獎賞區”位於大腦皮層下)。這一點有助於加深人們對大腦功能的理解。

愛情是進化的結果,比性更持久
誰都知道,隨著時間的推移,強烈的愛情沖動總會平靜下來。布朗介紹說“我們的研究取得的另一個突破就是,發現了在愛情延續的過程中,大腦某些部位的神經活動所發生的動態的變化。”
對核磁共振圖像進行的研究發現,在那些維持長久愛情的人的大腦中,一個叫做“腹側蒼白球”的部位的活性明顯增強。而先前的動物試驗表明,固定配對的田鼠,其蒼白球的激素受體活性增高。
拉特格斯大學的人類學家海倫·費舍爾(Helen E Fisher)指出“1.性的驅動力、2.浪漫的愛情和3.對伴侶長期的依戀感,關於人類進化而來的這三種特性,不僅和求偶及生殖有關,而且在大腦體系中相互關聯。隨著時間的推移,大腦中愛情的生理基礎會發生變化,強烈、浪漫的愛情因而漸漸轉化為依戀感。這說明,愛情不僅是人類最強烈的情感體驗之一,而且它比性的衝動更加持久有力。”
費舍爾解釋道,雖然此次研究僅僅對每位受試者進行了一小時的核磁共振觀察,但研究人員根據多年來對數據的加工、分析,已經了解了人類的愛情和動物的生理吸引力之間的延續關系。根據現有的研究結果可以認為,所有哺乳動物都可以被特定的異性伴侶所吸引,而與此有關的大腦區域也大致相似。
實際上,達爾文和他的弟子早就對動物“生理上的裝飾物”(比如雄孔雀奇特的尾部)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動物的這些生理特徵都是為了吸引異性的注意所進化而成。費舍爾指出對於被吸引一方的大腦中所發生的變化卻從未有人研究過。“我們用核磁共振進行的這項研究揭示了人被異性吸引時大腦發生的變化。”她從人類學的角度解釋說,“人腦之所以在這方面不斷的進化,可能是為了更容易被求愛者所釋放的能量所吸引,並提高結成配偶的效率。”
布朗指出,“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浪漫愛情的產生並不需要大腦專職的功能系統,它是集合了尾狀核及其周圍區域一系列神經網絡的功能而完成的。從現有的研究結果來看,大腦腹側被蓋區和尾狀核等部位的激活模式,對人類生殖、愛情等社會行為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關報導:

美聯社2009/02/12報道,紐約愛因斯坦醫學院神經學家比安卡·阿塞韋多研究團隊發現,人腦中的腹側被蓋區(VTA)、伏隔核、腹側蒼白球和中縫核這4小塊區域形成“愛情環”,控制愛情。

VTA是“愛情環”核心區域,也是大腦主要回報機制一部分。研究成員之一,拉特格斯大學教授海倫·菲舍爾說:“這些(VTA)細胞制造多巴胺並輸送到大腦各個區域。當你去爭取人生最大的獎勵——人生伴侶時,這部分(大腦回報)機制就興奮起來。”

研究發現,愛情在腦內的化學活動和吸毒上癮一樣。分手不久的人腦部掃描顯示,伏隔核區域有額外活動。愛因斯坦醫學院神經學專家露西·布朗說,這一現象代表渴望,“與對毒品的渴望類似”。

科學家在相戀20年仍愛意不減的人群中進行這項實驗,發現除了VTA,腹側蒼白球和中縫核區域也變亮。菲舍爾說,腹側蒼白球主管愛慕情感和減壓荷爾蒙,中縫核負責釋放5-羥色胺,這種物質“讓人心情平靜”。

愛情保鮮劑
埃默裡大學耶克斯國立靈長類研究中心拉裡·揚對草原田鼠的腦部研究發現,荷爾蒙和基因控制愛情忠貞度。

揚說,隻有5%哺乳動物終生“一夫一妻”,草原田鼠就在其中。

研究發現,決定女性對伴侶忠誠度的荷爾蒙是催產素,雌性草原田鼠和人類女性分娩前后都會分泌這種荷爾蒙。科學家抑制催產素受體時,雌性草原田鼠開始“另覓新歡”。對男性而言,起相同作用的是后葉加壓素。

此外,科學家發現少數“花心”草原田鼠身上攜帶一種基因變體,相同情況也發生在人類男性中。

瑞典生物學家哈瑟·瓦盧姆說,攜帶這種基因變體的男性愛情忠誠度相對較低,有更多婚姻問題。他認為這一細微差別值得關注。

研究新領域
科學家說研究“戀愛中的大腦”是為了解人們戀愛時大腦如何運作,並希望提供更多實際用途。

揚的草原田鼠實驗起初旨在了解和治療包括孤獨症等人際交往問題。他說,這項研究最后可能促成影響大腦荷爾蒙的藥片誕生,也許能幫助感情破裂的戀人復合,不過還存在倫理問題。

揚說,從理論上講,化學物質可以讓愛情“保鮮”,但“如果你真想讓兩人關係歷久彌新,應該用行動刺激荷爾蒙釋放”,這些行動可以是擁抱、親吻和親密接觸。
--------------------------------------------------------
整理這些資料,其實是為了週四的講座...

講題:愛情與婚姻
時間:100年1月13日(四),下午7點至9點
地點:台北市光復北路190巷35號2樓 (財團法人純青社會福利基金會)

來現場可是會被我要求發言的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l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