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R:你聽過城市三寶嗎?
K:哈,應該不是人蔘貂皮烏拉草吧,不過可能是三寶飯我不太點,所以...不知什麼城市三寶.
R:哈哈哈,不是啦,你猜猜看,是三種在城市生態中常見的鳥啦!
K:麻雀!
R:嗯哼(一副然後呢地笑著).
K:...嗯...鴿子...
R:那是被養的啦!
K:哇勒,...那...烏鴉...
R:(笑著搖頭)
------------------------------------------------------
R:那你知道這胖胖樹幹是什麼樹嗎?
K:吼...不知耶...還真沒看過耶!
R:是猢猻木
http://www.wretch.cc/blog/slke/27358547
------------------------------------------------------
除了望山,看雲...
樹與鳥,在近半年也成為可被關注的美好.

天母跟北投剛好都靠山,自然成了我最常練習的教室

幾週前在台大舟山路看到了成古蹟的樟木(超香喔)

今天則是在濟南路的阿妹家附近
見到了一排樸美的樹形
很高興掛著名牌~~茄冬
----------------------------------------------------
晚上「心理師二團」討論的主題,居然也跟鳥有關...
「怎樣讓台下學員『鳥』你?」

如果老師一直講自己想講的
而非先觀察當時台下腦袋的動機為何
則容易出現不鳥你的畫面

所以
猜想並貼近台下動機
甚至
創造認知反差來引起好奇
都是不錯的開場接軌

軌道既然接得上
後續要開往哪
就自然隨著講師囉

催眠...乃至於神奇的推銷術
都是由此原理引出的(有人將這理論稱為NLP)
-------------------------------------------------
(下頭轉貼的是參與「誰鳥你」的課程回饋)

Hi, ALL
怕今晚不寫一下晚上討論的心得,
一覺醒來就越來越懶得寫了~
今天三個男「生」(人?士?或是孩?)最大的收穫除了汀州路上的三大料理美食外,
就屬舒霖以「三小兩大」的獨到見解所分享的。

回家後我一直在想最初參與這樣的團體討論—
初衷是因做了好一陣子的心理師工作,
開始感覺到盲點(還是忙到沒時間好好靜下心來思考臨床工作?),

在與大家討論幾次後,
慢慢清楚了我必須跳脫以往習慣切入的角度,
聽聽其他心理師是如何理解個案的

今晚好像又進入另一個高潮,
原來個案概念化〈CONCEPTULIZATION〉可以是用「"壞"(WHY)的力量&"好"(HOW)的方法」來建構,

而對"站在聽眾的角度去想他們要的是什麼"的進一步理解,
讓我在心理服務的臨機應變中,
又多了一層學習!

以後要提醒自己別忘了同理與掌握個案們的心理需求,
我承認這個部分我的敏感度還不夠,
需要再多琢磨,
也希望各位往後不另賜教喔~

還有,
關於「葉黃樹」的三兩事,
雖然舒霖很客氣的說正是犯了"只顧自己整理腦中一時雜亂無章的心得",也不管我們有沒有在聽...

老實說,內容我還真記住了不少,
因為"葉黃樹"這三個字照認知心理學的講法,
很容易記(鄭昭明好像把它叫做"字丁記憶法"?),
雖然舒霖說這標題若直接用"姊弟戀"可能更吸引人,
不過,他能常常地從生活中自我觀照,也提醒我該對自己的執業習慣多加覺察

我想我也是"葉黃樹"(群體中的變異值)的粉絲(特別有興趣注意)吧,
走筆至此,
突然想到這個議題有一本很棒的書或許舒霖學長會有興趣瞧一瞧:
「創意黏力學」(made to stick)(大塊文化),
內容就是在談六個簡單的原理把你想傳達的東西讓人容易記住!

就它裡面所提的內容,
覺得舒霖學長用「"壞"的力量& "好"的方式」來談個案概念化的過程,其實就符合了裡面的幾個原則
各位有機會也可以去買來翻翻看!
好吧~
彷彿感應到了瞌睡蟲來敲敲門,
為我的SEMI忙了一天,辛勤的腦神經細胞也該關燈休息了,


事事順心~

○○
-------------------------------------------------------------
收到○○的回信
很窩心

這大概就是分享有被人記得(鳥)吧~~

當然囉
也是我願意在分享時
用心先觀察了怎樣將話題從學弟們想聽的動機點出發囉


算是
我為人人
人人為我
的具體實踐
-------------------------------------------------
一月走近尾聲
對於自己退休的頭三週來說
真的感到滿足

電影
跑步
無常
泡湯
飯局(s)
生病
口罩
走路
餵食秀
鳥與樹

沒出國
光個台北就夠我體驗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lke 的頭像
    slke

    心理師的眼睛

    sl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