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蹟,偶爾會出現在心理師的晤談室。

那是神賜的恩典際遇,更是當事人力爭上游所得的獎賞。

當然,人生的功課並不會就此停住。

 

言歸本題,心理師是不會也不該將專業賭在奇蹟。

一位個案鼓起勇氣走進晤談室,坐下來,然後開啟(包含猶豫)對話互動。

一個療程結束,得抓得出頭緒:這個案,有得救嗎?

 

想要改善(有動機),表示治療得以進行,但絕非有救與否的指標。

願不願意看看自己的盲點(當然得靠治療者的引導,包含兩人之間是否對彼此信任開放),通常才是指標所在。

 

但是,當有個案強烈「表示」是自己不夠好...,則要高度警覺。

通常,他們反而是最無法看清自己的一群,他們習慣「以退為進」「以弱應強」,他們在內心認定自己是「好的」是「委屈的」(因為他們從小所渴望的接納,得在他們表現出「夠好」之時才得的到)

 

即便評估出「不好救」「沒得救」

心理治療還是要可以進行,而且,要在保持極度「清明」的狀態下,穩定地予以關懷...

「對的事情,重複做」

這才是專業所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lke 的頭像
    slke

    心理師的眼睛

    sl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