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幸運的是,下午茶敘巧遇惠淳心理師

其實也不算熟,只是她在六七年前借用過書房空間接案。

但有人可聊天,疏離就慢慢退散

最後還一起去聽多元性別課程

 

第二天,似乎沒那麼難過

因為下午有想聽的課程

也掌握如何找到會場的好座位

總覺得自己比較適應了

不會那麼拒學

甚至有點享受有著學生身份可以暫時拋開俗務之樂

 

就在聽完幾位傳奇分享後

對照前一日的新生代

我有了一些想法(其實週六晚上就已在方寸聚會中開講)

 

可安身立命的工作,讓人有兩種發展,一是安居樂業等退休

二是研發精進再精進,傳奇老師們就屬後者。

但新生代沒有可安身之處,加上出身網路年代,所以動腦特快。

 

前輩專業深且博,但屬於小眾(實)

後進透過網路可滲透至大眾的機會多(虛),但幾個浪頭下來,能存活的有幾位呢?

 

實與虛,似乎都很重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lke 的頭像
    slke

    心理師的眼睛

    sl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