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兒童心理大師溫尼考特(Donald W. Winnicott, 1896-1971)曾說:照顧寶寶是母親天生就會的事。
  前陣子拜訪初為人母的同事。只見同事輕輕地將寶寶抱入懷中,無限喜悅地看著寶寶,更三不五時地回應寶寶當下的狀況:「呵呵,在笑喔,有好多叔叔阿姨來看你囉!開不開心呀?!」我們則被寶寶可愛的臉部表情深深吸引,拼命擠眉弄眼想看誰有本事讓寶寶先露出開心的笑容。想不到 寶寶突然哭了起來,只見同事不急不徐地說:「哭哭喔,肚子餓了嗎?」,還同時用手指輕觸寶寶的嘴角,看他是否有著吞嚥的動作。而這個「看見與說出」寶寶需要的過程,就會讓寶寶覺得:「我的哭,可以有媽媽的回應、可以獲得媽媽的關照。」
  然而這「天生」就會的事,其實並不見得是件容易的事。
  當夜半被寶寶的哭聲叫醒,有時怎麼做都不見效,搞到幾乎令大人抓狂……。父母多得在照顧孩子一陣子後,才漸漸明白寶寶哭聲的背後,藏著各種不同的義涵:可能是肚子餓了,或是尿尿便便不舒服,當然,愛睏也說不定。父母之所以可以猜中,說穿了,就是憑著用心體會與感同身受。

  只是為什麼嬰兒時期良好的親子關係,到了青春期時就出現代溝?似乎這階段的孩子特別難懂,所謂的「叛逆行為」更是家常便飯,怎麼講都講不聽。此時父母是否想過拿出早年的研究精神,猜猜在頂撞父母與蹺課蹺家的背後,究竟又蘊涵了什麼?
  心理學家艾瑞克森(Erik H. Erikson, 1902-1994)早在廿多年前就告訴了我們答案:青少年時期的孩子,正面臨了屬於自己的認同危機,他們終日所思考的問題可能是:「我是誰?」、「我被同學喜歡嗎?」、「家人、別人會喜歡、接受我嗎?」若父母在此階段僅是打罵,青少年回應給父母便是頂嘴、不予理會、甚至乾脆往外跑了。

  您能讀懂孩子的心嗎?相信若能猜懂他,就能讓親子間的距離更加接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l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