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計較自己的得失,常常感到身心俱疲,常常沒有耐心做完一件事,常常忙忙碌碌,卻又茫然不知所措…我倒底怎麼了?”這是張路加這些年在中國最常聽到的許多人的傾吐和心聲。
“到底怎麼了?”原因很簡單──許多人已經患上“浮躁”症了。今日的神州,似乎處處彌漫著“浮躁”之風:急功近利、焦躁不安、過於繁忙、壓力太大、缺乏信仰、過份追求完美、個人欲望高漲…。浮躁似乎已經滲透到了人們生活與工作乃至人際關係的方方面面,變成人們面臨的一種普遍狀態。
“常常計較自己的得失,常常感到身心俱疲,常常沒有耐心做完一件事,常常忙忙碌碌,卻又茫然不知所措…我倒底怎麼了?”這是張路加這些年在中國最常聽到的許多人的傾吐和心聲。
“到底怎麼了?”原因很簡單──許多人已經患上“浮躁”症了。今日的神州,似乎處處彌漫著“浮躁”之風:急功近利、焦躁不安、過於繁忙、壓力太大、缺乏信仰、過份追求完美、個人欲望高漲…。浮躁似乎已經滲透到了人們生活與工作乃至人際關係的方方面面,變成人們面臨的一種普遍狀態。
日本也想複製英國經驗,開始在6個地方縣市進行實驗,例如福岡縣浮羽市,今年4月開始與民間團體合作,開辦預防失智課程,每週上課一次。從朗讀到簡單的算術,即使只是小學生程度,但透過反覆練習,據說能活化大腦有效預防失智。
預防失智課程:「你花了4分22秒,這是40歲的大腦,達到活化作用了喔。」
少子高齡化伴隨的龐大醫療費用,已經成為不少國家的財政負擔,為了在問題發生前就做好預防,歐美國家出現所謂的社會效益債券,透過大眾募資解決社會問題,更把財政風險轉嫁到投資人身上,英國是最早發行社會效益債券的國家,比如拿發行債券的錢,拿來開辦輔導課,讓一些有輟學危險的青少年恢復學習意願,進而幫助他們就業,否則光是救濟遊手好閒的青年,英國估計10年將耗費1兆3千億台幣的財源,為了吸引更多民間資金投入公共服務,英國政府去年開始,還祭出最高30%的減稅優惠,希望可以擴大社會效益債券的使用。
隨著少子高齡化,醫療照護費用不斷膨脹對許多國家的財政來說,都是越來越難以承受的負擔。但照顧弱勢族群,多數政策都是問題發生之後才來補救,若能預防問題發生,是否就能節省大筆財政支出。近來歐美開始出現所謂的社會效益債券Social Impact Bonds簡稱SIB,一種吸引私人投資公共服務的新型財政工具。
我父親是個了不起的人
大伯說他一閉眼就看得到一大片網狀的線路,周邊皆密布著亮點。經過他一天天認真地瞧著,發現裡頭住著許多靈魂。原來,那是「靈魂的故鄉」。他還猜:「老天爺應該也在其中一戶吧,只是到目前都還沒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