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從沒日沒夜地接工作,到萌生退休轉型(想架專業人力資源平台),

現在則處於退而不休練習感恩過活的狀態(寫東西的時間居多)。

 

難得從來信邀約中收到新鮮的主題,可今天就有一封:

K心理師:

嗨!又要用到您每學期一次之額度囉!
時間:6 / xx  10-12時
地點:三樓會議室
講題:錯不在我~學生輔導實務研討

後記:因為志工們不願意提案,只希望有下列這些提問,所以就定了這個有些模糊的題目。

討論議題:

1.案主避重就輕地聊,難以得知全貌,如何看到背後問題而提供協助?

2.當人生成了碎片,卻仍平靜表達,那問題到底出在哪?
3.案主問題若起因在家庭,該如何協助?
4.當案主不認為自己有問題,如何幫案主看到自己的責任?

期待心理師蒞校指導!

OO敬邀

------------------------------------------

好個「錯不在我」!

有些人甚至會用「都是我的錯」來表述(因為在這樣講的背後所想說的是「難道全是我的錯?」)。

故意讓自己陷入「我又能如何?」的無奈,試圖以「抵抗也沒用」的心態來迴避自己尚能努力的責任。

不少聰明的個案的確會有這樣的言行模式。

 

直接戳對方,如果雙方關係不夠,剛好讓個案有了「不被瞭解」的理由而結束諮商。

通常他們會覺得自己談不下去也是諮商者所造成地。

但若跟著附和,不就增加其逃避責任的正當性?

 

錯在誰身上,對於個案成長來說,一點也不重要。

把握尚能努力的部分,盡力而為,其實才是個案最需要諮商者的引導協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lke 的頭像
    slke

    心理師的眼睛

    sl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