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老弟在FB說:宣佈放棄

天知道,其實我在五點半鬧鐘一響時,聽見嘩啦拉雨聲,就決定「順天意」地繼續窩在舒適圈

七點半透過電視,看見大夥冒雨跑步的身影,除了一陣感動

緊接著心情就被survivor guilt給佔據了

 

腦子給自己的理由是

「因為本來跑完得立刻變裝趕赴教會。所以天氣濕冷怕失溫,要真參加的話又沒時間洗澡喝熱茶...」

但當逃兵的選擇,仍是令自己感到淡淡的失落

 

準備去教會當招待前,恰巧聽了段許添盛醫師的演講

好像是要人有說真話的勇氣,以及要操練聽真話的承受力(affordable,可堪性)

 

恰巧連結到昨天對後進心理師的督導主題:

「should be well prepared.」 or 「how could be well prepared?」

對於接案,帶團體,或者是課程講授,好像老覺得準備得不夠?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所謂資深的專業者,就算對同一主題接觸甚久,其實也不該覺得自己準備夠了。

 

如果我們真能給予對方一點點力量,那一定是出於我們能貼近理解其隱而未現的心思

通常,得藉由真心地觀察與聆聽。當然,還有本身夠敏銳的天份

 

只是正常的助人者,心思多半在乎自己到底幫到對方了沒?或甚至是停留在,到底要怎樣講才能讓對方接受自己的意見?

 

以為自己的意見是最值得對方參考者(把自己的想法當真理),往往看似胸有成竹地準備好了,但往往對對方沒有任何造就。

但這並不表示因為要見招拆招,所以就不需要準備。

重點在於,得不停從日常生活中累積體驗(認識自己),並用於調整自己的生活(活出自己的生命)...

這樣對於周遭的人,才有可能以夠open mind的狀態去觀察與聆聽

當能理解對方(對方往往也會覺得更理解自己時),改變自然有機會慢慢發生

 

最後...妙得是...當乖乖去教會當招待...(還真的幫忙搬了幾張椅子跟洗了一些碗筷)

survivor guilt似乎就慢慢地得以釋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l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