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學長,圈內做婚姻諮商的心理師多嗎?」一聽到這類提問,我明白得準備個紅包了。

「還好,有一些啦。」腦子轉了轉,其實就心理師這行的現況,無論哪項「分門」(次專科)的人力,都一樣沒幾位啦。

「你知道的啊,我還是打算年底把婚事搞定,所以日前準備了戒指求婚,結果她還是一副猶豫不決。於是我提議兩人每週固定出一個時段來討論這件事。」凡事都習慣有「計畫」的學弟,看來對婚事也沒頭昏。「那訂出來的時間,我打算找些參考書籍,或是上網查查相關的專業建議。結果,這塊市場好像被忽略了耶。」關於結婚的相關專業建議...?如果每個人都清楚了婚姻的實況,那...恐怕就不容易結婚。「倒是我查到,台灣的離婚率很驚人,排名全球第三還是第四耶!」

見我沉吟未答,學弟再度強調他的假設「我覺得心理師對婚姻經營的這類需求,好像不夠重視。」

之所以一直沒接腔,乃是在醞釀如何鋪陳我對這些提問的推論。

「其實,婚姻的設立,在我們的文化中,比較類似一個「長大」到某階段的印記,當結婚娶媳婦後,就步入「成家立業」,最好多子多孫,最好家大業大,這樣表示一生有福。」瞬間搖身一變為文化人類學教授。「但其實對於婚姻,在西方文化中,一直是放在「神造世人」的框架中,為了怕人獨處不好,上帝要男女相互為伴,並且要人生養眾多...」這下又化身為聖經解說員,我看學弟被我講得有點一愣一愣地。

「簡單比喻,在一般人的觀念中,婚姻是人生到了某階段後,為了「證明」自己達到了另一里程碑,亦或是對一段關係予以「正名」,所必須完成的「製程」之一。」我笑了笑,「當然,還要趁愛情昏頭時進行。」

「這類追求浪漫感情,這種對家庭經營的美好憧憬,往往隨著相處的重複,以及柴米油鹽的擔子加入而走了味。」

「講直白點,其實敢主動提出離婚者,也是經歷一番掙扎,並且仍執念相信「下一段人生會更好」」呼,莫非這又得從「菱形人生」講起?(請格友自行搜尋)

這時學弟突然接話「其實我查了一堆婚姻書籍,沒想到主流的竟都是「名嘴」寫的,我沒選來作為跟她討論之用,就因為當中很多都倡議「把自己過好」,不要害怕「衝突」等等...」

「看來你抓到了重點所在」於是我打算一口氣講完。

「為什麼婚姻諮商在這兒不興盛,是因為在婚姻中過得不開心的人很多,敢離婚的人,搞不好還是比較勇敢面對的。」

「對於婚姻採「得到」觀點者,一旦感覺走味,自然不抱希望,不是在其中為面子或孩子諸般忍受,就是乾脆當負心漢或出牆女,至少自由些。所以無論是持續忍耐或是自尋出路,都覺得諮商也沒用的」(只有少數仍執迷找婚姻諮商師去幫忙改造另一半者會來掛號吧)

「人從呱呱墜地後,就一直在拼長大,得到,追求...這一路到結婚生子,成家立業後,會開始進入生命轉折點:身體老化,經歷是多了,精力卻不復當年。有人仍追求年輕美眉證明自己還是一尾活龍,殊不知,若沒將婚姻放回「神設立」的「位置」,仍以「追求浪漫」或用「娶得美嬌娘」跟「嫁到金龜婿」的角度來認知,那麼隱身在其中的另一番「風景」,就無緣一窺了。」

「很多人最終懂得珍惜老伴的平安是福,其實這學問並沒老師教,但似乎人人都被迫得學。」

「西方信仰,以神為中心,人不過是受造之物,如何榮神益人,幾乎就是生命的意義,婚姻若有了破洞,當然得修,有些教派甚至禁止離婚,於是,你若仔細查查,關於婚姻諮商最多的資料,應該都在教會的屬靈書籍。」

「對耶!我就是查一般專業書都沒幾本,但OO教會,OOO協會,倒是有一堆資料」看來學弟買單了我的推論。

「教會系統,從婚前交往到婚姻實況,弄了超完整的課程,因為,婚姻被視為用來學習人生另一門的功課:享受縮小自己,驚艷自己能為他人「付出」的美好(當然不會一心要得對方肯定),還有老來伴(拌嘴)所磨出的習慣之樂...」

「啊!我的話太多了,你不妨試著寫出你自己的「婚姻驚艷」?從交往所得到領悟,還有目前為了結婚所進行的討論...我想,那才是最真實的資料啦!」 

--------------------------------------------------------------------------------------------------------------------

後記:

不過,「菱形人生」,通常得生命風景看透之後,才懂得下坡(希望從「心不甘」能到「情願」)

就這點來說,學弟還太年輕

婚姻,真的不是可以被一方所掌控的~~~

不用怕,昏昏的,也未嘗不是人生的滋味一種囉!

衷心祝福想婚跟正在昏的眾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l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