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而不惑。」是孔子這麼說的。
對於生命這趟旅程,年近四十的我,真懂了嗎?


楔子
Good man: 聽說當心理師這行都比較容易看穿別人?
Psy: 別的心理師是否能把人看穿我並不清楚,儘管我有貼近對方感受的天份,但我想我並沒辦法做到全然地瞭解,畢竟每個人一路走來,心底多少都埋了些祕密。我想,有時候連當事人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面向究竟有多麼豐富?
Good man: 每天都要動腦筋去瞭解這個瞭解那個的,一定很辛苦。
Psy: 用心瞭解,才不算白活吧。盡力瞭解了,要是「時候」真到了,鬆起手來也容易些。
Good man: 專家說話好哲學喔!
Psy: 那肯定是我把人生講得太複雜了。生命要教的功課並不多:第一課,就是要自己學會努力過活,向成功的標竿前行,最好讓每天走過的日子多些感動。不過光修這一課就讓不少人耗盡一生:大多因為太想要滿分過關,以致不是一直處在「萬一達不到目標」的擔憂焦慮中,就是對已遇上的風景深感不滿,遂將自己無止盡地鎖進懊悔鬱悶的屋內。第二課就單純多了,大概也因為是最後一課吧,兩句話簡單陳述:就是在每一次模擬死亡的睡眠中,單單練著呼吸的平穩。直到無常悄然現身於結業典禮,對著靈魂揮手招喚之際,能試著要自己安然放手。
Good man: ※%&*#
Psy(臉上三條斜線尷尬中): 或許我得從小時候的故事講起,才會讓你對我剛才說的話較有感覺。

跑道
我是一個好強的孩子。
稱不上聰明、算不上好學,倒也不服輸地在意課業成績;個頭不高腿也不長,身體卻著迷在賽跑時的缺氧燃燒。好像可以歸結出:從不主動承受競爭的壓力折磨,一旦被迫上了場卻總是鬥心昂揚…
記得在國小四年級吧,班上大隊接力無法進決賽,同學心不甘地找了入圍前五名的班級挑戰。因為小朋友不可能安排一次在操場跑道上的對決,於是午休前的用餐空檔,一位位小小男子漢揮汗爭競的戲碼,就在銜接兩棟樓的走廊迴旋間一幕幕上演。不標準的危險賽場自然有著不少死角,所以小選手們腳奔帶手扯,甚至啦啦隊還在地板上加工偷抹肥皂等不能搬上檯面的賤招,完全粉碎了人性的光明面。目的只有一個:贏!
原來沒有一個孩子喜歡輸的感覺。
依稀記得是國小高年級左右,翻到了一本令我一看再看的少年小說—跑道(註)。也不知道自己在感動什麼?或許是熱愛飛奔的血液從中得到了共鳴吧,剛滿十二歲的男主角從跑道上的風雲人物變成連續挫敗的萬年第二,到最後悟出「生命的焦點不在與別人的爭競輸贏,其實每個人都擁有一條完全屬於自己的跑道,正等待著自己能否盡力去完成征服。」我想當時的我並不明白這關於「跑道」的偉大奧祕,不過我希望自己在往後的任何一分鐘,都不要忘了不管在什麼因素下跑出了第幾名,我只想確定自己真的已經百分之百盡了力。
每個人的起點不同,一百分的終點可遇不可求,但願所動容的是自己百分百的燃燒…

投資
大概在高中階段吧,有一陣子爸爸突然每天買晚報,還不時聽見他喃喃自語:這樣賺錢實在太容易了!好奇心重的我忍不住問道:錢不會無端端地掉下來,這麼多人賺,那是誰在賠?爸爸一時間也轉不出答案,卻告訴我一張國壽就可以給妹妹當嫁粧了。隔了幾個月,電視新聞出現許多投資人抗議,還有人跳樓。我終於知道誰在賠錢了。
投資到底能不能賺錢?
這是市井小民最關心的。
有一位老伯趕流行,跟著子女一同移民到美國。不會開車、語言不通,在加上人生地不熟,半年不到就如洩了氣的皮球,整天行屍走肉。抱著一點老本被臺灣的友人慫恿進軍美國的股票市場,轉眼過了兩年。老伯後來巧遇臺灣友人,被問到投資有沒有賺?只見老伯笑著說:以前賠得多,現在賠得少。就在友人正要向老伯抱歉自己當初莽撞建議的同時,老伯接著道:以前沒有朋友,現在號子下班後就跟著一群股友到速食店八卦,反正贏錢的人得請客。這樣一來,朋友多了、語言生活各方面也豐富了不少,你說我是賺了還是虧了?

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l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