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從早上翻身起床開始,到底趕著忙著為啥呢?
不管如何努力?奔波的終點,未曾改變.

跑得多.跑得久,在這場賽事中是否真的賺到?
眼目所及,腦袋所考慮的,是連續不停的問題解決呢?還是練習從中得到停不住的領悟跟感動呢?

如果世上的問題都被解決了,那剩下時間,就只得面對逃避不了的~~自己.
願意抽五分鐘問候自己:今天,身體還好嗎?心靈的感動滿足嗎?

摘錄以下的文字,給各位忙著奔波的好人們分享(全文見商業週刊1030期):

第三天,看到檸檬鹽水,胃酸就不自覺的湧上來,一陣惡心。

過去,陳靜寬會跟你談今年米蘭的高級訂製寢具設計,林莉談流行彩妝。但現在每個人理直氣壯的出口成「髒」說:「我要去大便。」大家不但要恭喜你,還要問你「大」得如何?

討論排便成為生活的一部分。排泄物的形態,有鐵鏽狀、珍珠奶茶、波霸奶茶,老師說,反映出人體內的健康狀況。早上丘秀珠排出一粒粒陳年老豆子,開心的說,感覺身體的負擔,不見了。

陳靜寬則因為排便不順,沒達到自己定下的「目標」,對自己發脾氣。

「為什麼我這麼努力,只瘦了○‧八公斤?」老師面帶微笑,勸她放鬆,「把自己交給身體。」

至今,大家已經三天沒有看報紙、看電視了,私下有人開起玩笑說「精神糧食被剝奪」。

晚上,有些人受不了,要求要開車下到市區去借DVD,因而跟老師起了爭執。

「我怕看了會刺激內分泌,造成情緒變化,」老師解釋,停頓了一下,他欲言又止的說:「她們有自己的公司、地位,主觀很強……」這是他碰過最棘手的斷食學生。

~~
沒想到,大家都低估了斷食的衝擊。餓,不只是對生理的挑戰,也考驗一個人的心。特別是在無事可忙時,每一分每一秒都在跟飢餓感獨處。

斷食不是簡單的減法,而是由多到少,再到無,一層層剝奪。在工作上她們能應付任何突發狀況,但現在,連吃這件事都不是他們能夠掌握的,這讓他們有點沮喪。

忍不住,幾個女人到廚房去調了杯蜂蜜水,一絲絲甜味,對疲倦的身體和心情居然起了作用,吳麗萍淺淺的笑說,頭一次發現,原來人只要一點點,就能得到滿足。小口啜飲,捨不得喝完,剩下的半杯,她們小心旋緊蓋子,打算留到下午再喝。

蜂蜜水暫時舒緩了飢餓感,但如何放慢,才是斷食的第二項考驗。「以前永遠都覺得時間不夠用,怎麼可能現在一天這麼長?」丘秀珠搔搔頭。平常十點鐘才起床的人,現在五點鐘起床,平白多了五個鐘頭。原本一天要趕六、七場會議,現在居然閒得發慌。

以往早上這段時間,是陳靜寬固定回信的時間,不論她飛到地球哪裡,一天總有百封信件要回,現在,她卻坐在廁所外的走道上,一整個早上,就等身體起反應。摸著肚子,過去她從未想過專心排便這件事,現在卻一天要花上一個小時傾聽身體的需求。

~~
此時,林莉正在屋裡打坐,心如明鏡。

回想上一次的第五天,她曾餓到起不來。個性好強的她,想硬撐卻渾身發軟,動彈不得。嘆口氣,「我很累,為何非要逞強?」她不再逞強「爬不起來,就躺下吧。」

她發現,當別人聽到她爬不起來時,會去關心她,而不是看輕她,才瞭解放下並不是件丟臉的事。長期工作壓力,導致林莉的腎臟出現問題,情緒也變得難以控制。現在她懂得不勉強自己、不透支。斷食和打坐,讓她的腎臟肌酸酐指數下降(編按:判斷腎功能是否正常的重要指標,數值越高,腎臟功能障礙越大),連醫師也覺得不可置信。

~~
所有人都起了個大早,卻發現今天還是要先灌飽一公升的檸檬鹽水。有人抱怨:「這真是我的地獄!」

真正的希望,是那一鍋木瓜湯。這第一口木瓜湯的滋味是什麼?沒人回應。大家忙著喝湯,房間好安靜,只有風聲、輕音樂,和喝湯的聲音。前星報總編輯高愛倫捧著碗,頭抬起來說:這輩子沒喝過這麼好喝的湯!

話雖如此,大家仍極力克制只喝一碗,最後竟意外的剩下半鍋湯。因為,復食,是比斷食更重要的功課。縮小的胃無法承受一下子暴飲暴食,隨著吃的欲望節節高漲,復食考驗著一個人能否自我節制。

洗了碗,倒扣晾乾,日子又回復平常。但經過五個平淡無奇、度日如年的每一天,對生活,人開始有了新的體會。衝事業不難,但吃飯的時候吃飯,睡覺的時候睡覺,上廁所的時候專心上廁所,卻很難。人要如何改變心態,傾聽身體,才是王道。

~~
堅持到第七天的林莉,今天才回台北。不一樣的是,她做起了日常飲食管理,每天起床後,她也預留給自己十五分鐘的空白,安靜打坐,「幫助我看清壓力,」她微笑。

~~
斷食這麼痛苦,為何還要相約斷食?理由不只是健康了,而是從匱乏得到更大的滿足。丘秀珠笑了:「我發現,人生在這種情況下,一片餅乾原來能讓人這麼歡喜!」

~~
*斷食小辭典
斷食,是指經過一段時間不吃任何東西,只喝水或適當的替代品,如果菜汁、楓糖、蜂蜜等。目的是讓消化吸收功能暫停,提高排泄功能,以排除宿便與體內毒素。
斷食天數短則一天,國外甚至有長達四十二天的斷食,每天只喝蔬菜汁。一般而言,完整斷食分為三階段:從減食、斷食到復食。減食是為了讓身體慢慢適應食物量減少,復食則是在身體回到正常飲食前,先讓腸胃適應,復食之初,進食量要少,再循序漸進增加,避免劇烈變化導致身體不適。(文‧王茜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l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